近日,天津市政府正式发布《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旨在通过25条精准政策,全面覆盖从研发到应用的多个环节,为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些措施不仅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了天津的科教资源和临床医疗资源,还进一步增强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助力天津加速迈向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天津,这座拥有31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4家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的城市,近年来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特别是在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前沿赛道上,天津凭借丰富的优势资源,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产业潜力。
为了加速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病床,《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建立“创新产品重点研发目录”和“创新产品指导应用目录”。这两个目录的设立,将为创新药械开辟一条高效、便捷的转化路径,极大地缩短其产品上市周期,让更多创新成果更快地惠及广大患者。
在审评审批环节,天津市政府也推出了多项优化措施。药品补充申请的审评时限被压缩至60个工作日,二类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时限缩短至40个工作日。同时,天津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共同体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以进一步压缩审评时限。这些举措为合成生物学、基因治疗、AI医药等特色赛道的更多创新成果落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加速了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在不断催生技术裂变。在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一项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正在上演——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技术已经实现了公斤级量产。流水线上的“细胞工厂”正将温室气体转化为食品原料,这一技术不仅有望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为碳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资本市场的积极响应也为天津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年初,在主管部门及资金方的合力支持下,中合基因成功完成了最后一笔Pre-A轮融资的交割。而在2025年1月的一项合成生物制造创新创业大赛中,中合基因再度得到多位投资人的青睐,展现了其强大的创新实力和市场潜力。
未来,天津市还将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充分发挥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海河产业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的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共同打造总规模超百亿元的多层次生物医药基金群。这一举措将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助力其加速成长和扩张。
《若干措施》的发布实施,标志着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在政策的引领下,天津将持续优化创新生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