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在煤炭行业内外广泛关注下,《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过多方审议,最终获得通过,并将于2025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煤炭矿区规划管理将迈入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新阶段,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定》明确指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是指导矿区开发建设和生产运营的重要依据,旨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矿区综合效益,同时确保矿区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特别针对规划总规模超过1000万吨/年的大型煤炭矿区,其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及审批程序被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以强化对这些关键矿区的监管和指导。
具体而言,对于规划总规模超过1000万吨/年的煤炭矿区,其总体规划工作将由矿区所在地的省级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部门会同省级煤炭行业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业和草原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各部门将依据各自职责,对矿区规划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审查,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在审查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将重点关注矿区规划是否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产业政策以及区域发展规划;是否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资源储量、开采技术、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及水土保持等因素;是否制定了合理的矿区开发时序、生产规模及产品结构;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机制等。
经过省级各部门的综合审查并形成审查意见后,相关材料将被上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最终审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依据国家能源政策、煤炭行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上报的矿区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严格的评估,确保规划符合国家整体利益和行业长远发展要求。
《规定》还强调,煤炭矿区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变更。确需调整规划的,必须按照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同时,各级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部门将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划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规定》还就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的编制要求、公众参与、信息公开等方面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提升规划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业内人士指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我国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加强矿区规划管理,可以优化煤炭资源开发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通过强化环保和生态约束,可以促进煤炭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展望未来,随着《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规定》的深入实施,我国煤炭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期待在各级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煤炭行业能够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