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国铁路沈阳局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回程班列数量迎来历史新高,不仅实现了从日用消费品到俄罗斯木材、奥地利滑雪用品等多元化货物的拓展,更促进了外贸领域的“互赢局面”逐渐形成。这一显著成就标志着中欧班列在东北地区的运营效率和影响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图片来源:
据中国铁路沈阳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沈阳局一直致力于提升中欧班列的运行品质和效率,旨在打造互联互通的东北陆海新通道,完善面向东北亚开放的运输网络。通过中欧班列这一载体,沈阳局不断完善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一个以沈阳、大连、长春为重要枢纽,海陆联运、贯穿南北、横跨亚欧的物流网络正在逐步成型。
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铁路货运场站和货运集散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中心配备了2650个40尺集装箱位,具备每年服务1000列以上中欧班列的作业能力。截至目前,已成功开通至满洲里、同江北、绥芬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多个口岸通道,实现了“三通道六口岸”的全覆盖。中欧班列的开行数量稳居东北地区首位,充分展示了沈阳局在推进中欧班列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
在货源结构和品类方面,中国铁路沈阳局也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优化。按照“物流带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的思路,沈阳局不断丰富货源种类,现已由最初单一的机械设备拓展到电子设备、汽车零部件、木材等数千种品类。这种多元化的货源结构不仅提升了中欧班列的运输效益,也为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也在中欧班列的助力下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中欧班列(长春)承运的货物品类已经拓展到3000余种,目的地覆盖了俄罗斯境内的100个铁路站点以及欧洲腹地的15个城市站点。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长春作为区域稳外贸的重要支撑地位,也为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的稳定畅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的开行方案,中国铁路沈阳局以旬、月为周期进行动态调整。按照优先配箱、优先配车、优先装车、优先挂运的“四优先”原则,全程掌握中欧班列的配车、挂运、交接、装车等各环节情况。通过大力压缩集装箱、车辆集结和装车时间,沈阳局全力保障中欧班列的安全平稳开行。
据统计,2024年前11个月,中国铁路沈阳局累计发到中欧班列1036列,同比增长19.8%;发到标箱109844TEU,同比增长19.8%。这一组数据不仅彰显了中欧班列在东北地区外贸领域的重要作用,也预示着未来中欧班列在推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中欧班列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东北地区的外贸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构建东北陆海新通道、完善面向东北亚开放的运输网络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随着中欧班列在东北地区的不断深入发展,相信将有更多“吉字号”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东北地区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