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迎来了第二十二届中国食品安全大会暨2024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大会的盛大开幕。此次大会旨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目标,探讨在保障高水平食品安全的基础上推动我国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图片来源:
大会在庄严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来自政府、学界、产业界的数百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食品安全与食品工业的未来发展献计献策。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健康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将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和社会共治等多方面的努力,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大会提出了四大核心策略。首先,要坚持科技突破和科技创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监管和防控能力。其次,要推动食品加工工艺水平、检疫检测能力以及风险分析、风险防控的创新,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再次,要不断完善食品安全体系和企业管理质量制度,确保各项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最后,要持续推动全社会形成食品安全共治合力,引导公众、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
食品行业的发展方向明确,即在保障食品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不断向营养和健康方向发展。食品企业和行业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肩负起守护食品安全底线、提升食品质量、促进向营养健康方向转型的重任。为此,大会呼吁食品企业要进一步重视科技创新,提升食品产业的竞争力;要对标国际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建立食品营养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专业性、技术型的食品行业高层次人才;要加强学术研究和跨界交流,鼓励政府、学界、产业界进行更多的合作,共同探索未来食品工业转型升级的新方法、新路径、新技术。
随着食品科技创新和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监管工作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中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科技创新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领创作用。大会指出,食品工业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催生食品生产加工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动能,以创新驱动来引领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食品工业创新方面,大会提出了“五大创新”的建议。一是产品创新,通过研发新产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二是种养殖和加工技术创新,提升食品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三是包装标签创新,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四是宣传营销创新,利用新媒体等手段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五是管理制度创新,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要盛会,中国食品安全大会始终坚持认真贯彻国家对食品安全的决策部署,致力于增强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促进食品安全品质提升、推动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倡导建立道德准则、引导完善诚信体系、助推社会共治食品安全。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食品安全与食品工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食品安全工作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食品工业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推动中国食品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