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备受瞩目的《2024中国进口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暨第七届中国进口发展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发布会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与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主办,标志着自2018年以来,《报告》已连续第七年发布,持续为中国乃至全球贸易领域提供权威的数据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洞察。
图片来源:
《报告》以中英文双语形式呈现,内容涵盖理论篇、动态篇、历史篇、区域国别篇、产品篇、指数篇六大板块,通过大量微观数据,对中国进口情况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统计分析,不仅展现了中国进口贸易的宏观图景,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经济逻辑和发展趋势。
《报告》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而积极扩大进口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报告从理论层面对积极扩大进口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分析了其对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三大基本要素的直接影响,还进一步探讨了其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演进目标、应用场景以及国际环境的塑造作用,揭示了积极扩大进口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机制及其实际效果。
回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进口贸易历程,《报告》指出,中国进口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1950年的5.8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25568亿美元,中国进口规模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同时,中国在世界进口贸易中的地位也显著提升,从1950年的第27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2位,并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二大进口贸易国的宝座。此外,中国进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高技术产品进口规模显著增加,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不断攀升。
值得注意的是,中间品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进口产品。《报告》显示,2001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中间品进口规模从1781.53亿美元大幅上升至20314.11亿美元,增长了10.4倍。中国中间品进口在全球中间品进口中的份额也不断提升,2023年达到17.78%,显示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中间品进口在中国进口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其在中国进口总额中所占份额持续保持在70%以上,成为中国进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国内产品多样性的重要补充来源,消费品进口在满足人民消费升级、追求高品质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报告》指出,2001年至2023年,中国消费品进口规模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93.77亿美元增长到1855.96亿美元,增长了18.79倍。同时,中国消费品进口在全球消费品进口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2023年占全球消费品进口的份额达到5.97%。消费品进口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的份额也呈现增长态势,2023年占中国进口总额的7.26%,成为推动中国消费市场多元化、高品质化的重要力量。
《报告》的发布不仅为中国进口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支持和理论支撑,也为全球贸易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进口贸易将继续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繁荣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进口体制改革,优化进口结构,提升进口质量,为全球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