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10月17日,备受瞩目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协同并进 智行未来——共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和行业领袖共襄盛举。开幕式上,备受关注的“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正式发布,这一成果是受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委托,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全球两百余位专家联合研究最终推选而出,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在过去5-10年间取得的显著进步和重大突破。
图片来源:
自今年8月以来,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大会审议决定等多个环节的严格筛选,最终从众多代表性成果中评选出了在政策法规、市场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最具标志性的十项发展突破。这些突破不仅展现了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最新成就,更为未来出行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突破一聚焦于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依托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驾驶大模型训练方法,智能网联汽车的ODD(Operational Design Domain,即运行设计域)范围得到了显著拓宽,加速了技术的落地应用。主流车企已经成功将大模型技术应用于感知、规划和控制领域,部分车企更是具备了全栈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同时,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也推动了多模态交互的智能化和场景化服务的便捷化。
突破二强调了智能化与网联化的深度融合。中国启动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20个试点城市正在规模化推进建设与应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发布了相关计划,加速推动车辆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V2X)规模部署。
在技术创新方面,突破三揭示了中央计算式新型架构的产业实践。中央计算平台、多核分布式车用操作系统以及大算力芯片的应用,共同支撑了整车中央计算的发展,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坚实基础。
智能底盘技术的突破(突破四)则显著提升了整车的操控性能和运动安全性。通过底盘域内融合和跨域协同技术,智能底盘的认知、预判和控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拓展了安全边界。
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的完善(突破五)也是本次评选的重要亮点。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共同构成了系统安全的基石,为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突破六则聚焦于车云数据闭环对主流研发范式的影响。数据驱动的研发范式已经成为主流,车云数据闭环的应用加速了模型及算法的迭代和进化,发掘了数据的巨大价值。
在市场应用方面,组合驾驶辅助(L2级)的规模化落地(突破七)和L3级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的加速(突破八)成为显著趋势。中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同时,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L3级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上路。
在政策法规层面,主要国家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关键进展(突破九)。德国、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国家纷纷修订或制定了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合法上路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全球加速自动驾驶法规标准研究(突破十)也是本次评选的重要亮点。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中国等国家都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次大会不仅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还设置了多场全体活动、特色活动、主题峰会和同期边会及互动活动。与会嘉宾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最新技术、市场趋势、政策法规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持续扩大,未来出行方式将发生深刻变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智能网联汽车将引领我们迈向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