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法学会正式发布了《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英文)》(2023),全面回顾并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各项任务部署,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有效推进,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在行政立法领域,2023年成为了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的关键一年。中国政府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其中包括《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等,这些法规的出台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法律空白,还为保护未成年人权益、规范支付行业秩序以及促进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同时,中国政府还坚持立改废释并举的原则,对全部现行有效的600多部行政法规进行了集中清理,以确保法律体系的协调性和时效性。此外,针对黄河流域保护、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以及行政复议等特定领域,中国政府还组织开展了专项清理工作,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在行政执法方面,2023年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提升行政执法质量,国务院办公厅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提升行政执法质量行动,重点加强对涉企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依法纠正了一系列不作为、乱作为、粗暴执法以及执法不规范等突出问题。目前,一个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正在逐步建立,这将有助于实现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的行政执法。同时,中国政府还在探索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建设,努力克服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等现象,确保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在减轻经营主体负担方面,2023年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为了切实降低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成本,国务院取消了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3个罚款事项,这些事项涉及教育、住建、金融等9个领域。此外,中国政府还持续深化减证便民工作,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进一步简化了办事流程。同时,政府还规范了33类81项公证事项,删减了116项证明材料,并开通了部分公证事项的“跨省通办”服务,为群众创业办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报告还指出,2023年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国全年受理的行政复议案件数量突破了30万件,这充分说明了行政复议制度在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方面的有效性。此外,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队伍也在逐步扩大,2023年全国公职律师数量约为11.5万人,他们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建议,确保了政府行为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2023年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法治化营商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也为全球法治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未来,中国将继续深化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提升执法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