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部署,经过深入研究与评估,正式确定了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此次共有石家庄生产服务型、武汉商贸服务型、攀枝花生产服务型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入选,标志着我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片来源:
这批入选的国家物流枢纽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东部地区凭借其经济发达和物流需求旺盛的优势,共有10个枢纽入选;中部地区作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区域,有5个枢纽上榜;西部地区则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有9个枢纽被纳入建设名单;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也有2个枢纽成功入选。从枢纽类型来看,涵盖了陆港型、空港型、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以及陆上边境口岸型等多种类型,其中陆港型3个、空港型2个、港口型1个、生产服务型8个、商贸服务型9个、陆上边境口岸型3个,形成了多元化、立体化的物流枢纽体系。
此次入选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具有三方面显著特点,为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这些枢纽在服务产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东莞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通过提供深度嵌入集成电路、纺织、汽车等龙头企业生产流程的物流服务,有效优化了生产组织调度,强化了供应链协同,促进了供需的精确匹配,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这种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实体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其次,这些枢纽在吸引各类要素聚集、助力发展枢纽经济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南通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枢纽通过加强区域商贸物流资源的集聚整合,提升了综合服务能力,并发挥了枢纽的核心组织作用,吸引了纺织、冶金、塑料等产业上下游的制造商和贸易商聚集发展,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枢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最后,这些枢纽在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昆明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该枢纽持续拓展航线辐射范围,依托特色临空产业,着力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空港型物流枢纽,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推动了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
自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累计发布了6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共涵盖了151个枢纽,实现了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促进了“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的形成,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推动相关国家物流枢纽的建设工作,加快形成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体系,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