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随着智能时代的浪潮汹涌而至,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今日,备受瞩目的“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界精英、科技先锋及企业领袖齐聚一堂,围绕“教育变革与国际理解”这一主题,共同探索数字变革如何重塑教育生态,分享智慧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技术成果与前瞻观点。
图片来源:
大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教授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周教授在致辞中深刻指出,当前我们正站在智能时代的门槛上,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预示着人机协同的新文明形态即将到来。他强调,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全球教育界需携手并进,共同应对挑战,并提出了三项重要倡议:一是加强政策对话,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智慧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二是促进资源共享,利用数字技术缩小教育差距,实现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环境;三是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教师与学生的数字素养,共同绘制智慧教育的新图景。
大会的学术氛围浓厚,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教授带来的主旨报告《创新VR2.0,发展互联网3.0,深度支撑教育数字发展》更是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赵院士指出,教育领域的深度发展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而技术的革新又反过来为教育提供了无限可能。他特别强调了虚拟现实技术从1.0向2.0的跨越,即实现“6I”特征——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智能化、互通性和迭代性,这将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习体验,为教育数字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大会还见证了多项重要成果的发布,包括《教育资源的智能化改造——最美的“光合作用”教育资源颗粒》和《大模型智慧教室检测平台&立体综合教学场建设指南》等。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智慧教育领域的最新进展,更为未来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为期三天的会议期间,将举办16场主题论坛和11场专题活动,涵盖智慧教育的各个方面,从理论探讨到实践应用,从技术创新到政策解读,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智慧教育的魅力与潜力。与会者将有机会与国内外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智慧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系统贡献力量。
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教育学部、心理学部、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以及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这一强强联合的阵容不仅彰显了大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更为全球智慧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一个高端、专业的平台。
随着大会的深入进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场智慧教育的盛宴将激发更多创新火花,推动全球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共同迎接人机协同新文明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