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浪潮中,深圳再次站在了时代的前沿,以一系列雄心勃勃的举措引领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近日,深圳发布了多条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图”,从基础设施、运行体系、产业生态到应用场景,全方位构建了一个面向未来的“天空之城”,标志着深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图片来源:
政策引领,低空经济加速跑
深圳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在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见证了深圳低空经济的蓬勃生机。上半年,深圳低空载货无人机飞行量、新增货运航线、载人飞行量等关键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这背后是深圳政府多年来在政策制定、法规完善上的不懈努力。从《深圳经济特区低空经济产业促进条例》到《深圳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构建起了一套覆盖低空产业全链条、全业态的政策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面对低空产业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等挑战,深圳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智能融合低空系统(SILAS)的发布,为深圳低空经济插上了“数字翅膀”。这一系统作为深圳的“低空大脑”,不仅实现了空域数据的全面汇集,还具备强大的基础管理和服务能力,为低空飞行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深圳低空飞行服务站的启用,更是推动了低空飞行活动的“一网统管”,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基建赋能,低空经济展翅高飞
深圳深知,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根据最新出台的《深圳市低空起降设施高质量建设方案》,深圳计划在2025年底前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点,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低空起降服务体系。此外,深圳还将加快部署低空通感5G-A试验基站,实现低空通信等全覆盖,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运行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设施支撑。同时,深圳还积极引导科技企业、研究机构投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低空气象监测、三维多物理场耦合风洞等项目的落地实施,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应用场景拓展,低空经济生态繁荣
在应用场景方面,深圳同样不遗余力。从物流、载人运输到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深圳正积极拓展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力争到2025年实现低空载货飞行150万架次、低空载人飞行超过3万架次的目标。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不仅将极大地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还将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的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结语
深圳低空经济“路线图”的全面铺开,不仅展现了深圳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前瞻视野和坚定决心,更为我国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随着各项举措的逐步落地实施,深圳这座“天空之城”的轮廓将越来越清晰,低空经济将成为推动深圳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