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我国5G基站总数已达到惊人的383.7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2.4%,显示出我国在5G网络建设上的显著成就。同时,5G移动电话用户也突破了9.05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51.3%,标志着5G技术已深入普及到广大民众的生活中。
自2019年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以来,5G应用已迅速融入千行百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介绍,我国已实现了“县县通5G”,通5G的行政村占比超过90%,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形成了“超前预研、标准引领、体系创新、网络先行、应用赋能”的发展模式。
在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大中华区总裁斯寒看来,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5G市场,还正为5G-A(5G网络的演进和增强版本)的演进奠定坚实基础。5G-A作为5G的升级版,不仅在网络速度、延迟、连接数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还引入了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内生智能等全新技术,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了更加强大的技术支持。
5G行业应用的广泛推广,不仅提升了服务全球的“广度”,还兑现了代际体验的“速度”,引领了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据华为常务董事、ICT基础设施业务管理委员会主任汪涛介绍,5G商用五年来,已经成功融入74个国民经济大类,对全球移动产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然而,随着5G应用的深入,也面临着规模化应用的瓶颈,包括行业终端成本、现象级应用场景的拓展以及行业应用复杂性的降低等。
为了突破这些瓶颈,工信部将坚持“建、用、研”进一步统筹推进,加快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在“建”的方面,将稳步推进5G、千兆光网建设,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轻量化、5G-A演进升级,实施“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动5G网络在文旅、医疗、高校、交通枢纽、地铁等场所的深度覆盖。在“用”的方面,将深化融合应用,加快建设“5G工厂”,打造“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在“研”的方面,将强化技术研发,统筹推进5G-A的演进和6G研发创新。
5G-A作为5G技术的重要演进方向,被认为是不断拓展5G能力边界、持续推动产业向6G演进的关键技术。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5G-A不仅实现了带宽的显著提升,还具备主动适配、轻量化、智能化等特点,这些特点将是5G“下半场”技术创新的发力点。随着5G-A国际标准的持续发力,将多维度拓展5G生态,提升5G网络性能,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此外,“5G+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也为5G应用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在智能工厂、自动驾驶、远程操控等应用场景中,“5G+人工智能”的结合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未来,“5G+人工智能”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智能设备的标配,进一步解放劳动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技术力量。
综上所述,我国5G基站总数的突破和5G应用的广泛普及,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全球5G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未来,随着5G-A等技术的不断演进和“5G+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我国将在数字经济时代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