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全国土地日聚焦节约集约用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政策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2024-06-26 08:20:29 来源: 编辑网
6月25日,迎来了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聚焦“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为贯彻落实这一主题,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四批)》,旨在通过“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等策略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6月25日,迎来了第3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主题聚焦“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为贯彻落实这一主题,自然资源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第四批)》,旨在通过“用存量换增量”“用地下换地上”“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等策略,推动全国各地进一步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片来源:

  据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主要负责人介绍,本次推荐目录共收录了来自26个省(区、市)的38个节地技术与节地模式典型案例,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园区及工业项目、城乡高质量发展四大领域,为各地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参考。

  在“用存量换增量”方面,共有12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通过设备设施“以旧换新”,在不新增用地的情况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同时,通过旧厂区盘活利用、中心城区边角地统筹利用、老旧体育设施立体改造等手段,有效补齐了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此外,通过统筹规划、完善配建,优化产业园功能布局;通过收储支撑、政策激励,实施旧厂房连片改造,促进了产业园的转型升级。这些做法不仅提升了土地的使用效率,也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图片来源:

  在“用地下换地上”方面,共有15个案例。这些案例主要通过城市交通系统互联互通、站城一体化建设、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等方式,构建了铁路、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体。同时,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布设停车场、市政管线、学校风雨操场、污水处理厂等公共服务设施,有效支撑了“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通过空中廊道、隧道进行矿石运输,减少道路运输占地;通过立体划分市政道路空间,建设架空连廊、地面道路、地下通道,加强了区域联通,缓解了区域交通压力。这些做法不仅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也提升了城市的生活品质。

  在“用资金、技术、数据换空间”方面,共有11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主要在公路工程项目设计可研、选址布局、建设施工中应用了节地技术,通过优化交叉工程设计等节地措施,采用新型工艺节约用地、少占耕地。同时,采用建设多层停车楼、立体机械停车、互联网数字停车等技术提高了用地效率,实现了停车智能化管理。此外,应用数字三维模拟技术、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精准匹配产业用地发展需求,精细开展设施平面化布置,精确论证项目实施规划用地。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土地使用的科技含量,也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

  本次推荐目录的发布,是自然资源部推动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自然资源部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推动全国各地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3786.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