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陆海新通道航商大会在重庆盛大举行,此次大会不仅是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为通道未来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自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首次开行以来,通道建设成绩斐然,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往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自2017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首次鸣笛启程,便开启了内陆开放的新征程。截至目前,铁海联运集装箱运量累计已达255.9万标箱,这一庞大的数字见证了通道的蓬勃发展。今年1月至10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发送货物成绩亮眼,27.23万标箱的发送量、489.62亿元的货值,同比分别增长33%、27%。这一增长态势不仅体现了通道的运输能力不断提升,更反映出市场对通道的认可度和需求度持续攀升。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6年来,通道建设成果有目共睹。运行保障效能显著跃升,为货物的顺畅运输提供了坚实支撑;互联互通水平稳步提升,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内陆与海洋紧密相连;枢纽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围绕通道形成了一系列产业集群,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持续增强,从物流运输到贸易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了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通道初步形成“通道+经贸+产业”的良性循环,助力更多西部内陆产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让内陆地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今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年度发运量首次突破100万标箱,较2017年开通初期增长110倍。这一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通道的运输规模和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运输网络不断拓展,现已覆盖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81个港口,货物种类也日益丰富,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食品等数十个大类的1300余种产品。从高端制造业产品到日常生活用品,通道运输的货物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了通道的国际竞争力。
在此次航商大会上,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与11家航运企业代表共同发布了《陆海新通道航企合作(重庆)倡议》。这一倡议的发布,是通道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重要举措。各方将携手强化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的资源统筹能力,打破地域和行业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构建“政府+平台+航商”协同联动合作生态,政府发挥政策引导和监管作用,平台提供综合服务和技术支持,航商发挥运输主力军作用,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通道的发展。
聚焦航线优化、集装箱共享、海外服务体系共建等重点领域,各方将深化务实合作。航线优化可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集装箱共享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海外服务体系共建能够提升通道在海外市场的服务能力,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更好的保障。同时,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提供高效安全的供应链保障,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高效落地,让货物运输更加便捷、高效。打造“氢走廊+绿色船舶”出海通道,不仅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也为通道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西部陆海新通道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往来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通道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