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7日,顺丰在湖北武汉举办国际供应链与物流主题会议,面向亚太地区商业伙伴发布“中越智达”“中印速航”“宜链通”三大国际供应链新产品,并系统阐释其覆盖亚洲、辐射全球的一站式跨境供应链服务战略。来自制造业、跨境电商、科技等领域的数百家企业代表齐聚鄂州枢纽,共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管理的创新路径。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新品发布:破解区域供应链痛点,构建差异化服务优势
针对东南亚与南亚市场快速增长的跨境物流需求,顺丰推出两款定制化产品:
1. 中越智达:重塑中越跨境产业走廊
聚焦“中国-越南-全球”三角贸易模式,该产品依托亚洲公路网与智能化调度系统,实现原材料从中国至越南工厂的72小时门到门运输,并支持成品从越南分拨至欧美市场的全链路可视化管理。其核心优势在于:
成本与时效平衡:运输成本较空运降低40%,时效较海运缩短50%,支持“小批量、多批次”灵活发货;
气候韧性设计:通过动态路由规划与应急仓储网络,应对越南雨季洪涝等极端天气,保障供应链稳定;
低碳实践:采用电动卡车与循环包装,单票碳排放较传统模式减少35%。
目前,“中越智达”已服务电子制造、纺织服装等行业超200家企业,助力其将越南基地打造为全球供应链枢纽。
2. 中印速航:打造中印航空物流黄金通道
以顺丰自有全货机为运力基石,该产品提供每周超40班、总运力1900吨的稳定服务,覆盖德里、孟买等印度四大核心城市。其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
多元时效选择:客户可根据货物类型(如3C产品、医药冷链)选择6小时极速达、12小时标准达等梯度服务;
全链路确定性:从上门取件到末端派送,提供“一单到底”的数字化追踪,异常延误赔付率低于0.5%;
清关绿色通道:与印度海关系统直连,实现“秒级”清关,整体通关效率提升60%。
数据显示,该产品已占据中印航空货运市场23%份额,成为跨境电商与高端制造企业的首选通道。
鄂州枢纽: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关键支点”
作为顺丰打造“亚洲第一、世界第四”货运航空枢纽的核心载体,鄂州花湖机场正加速构建“双循环”战略节点:
网络密度升级:已开通国内国际航线超100条,2025年前三季度货邮吞吐量达108万吨,形成“1日达”覆盖全国、“3日达”触达全球主要市场的空中走廊;
智能化运营: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机坪装卸、陆运分拨的全流程自动化,分拣效率较传统枢纽提升3倍;
生态协同效应:吸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附加值产业集聚,推动“货运枢纽”向“产业枢纽”进化。
参会企业代表在实地参观中表示,鄂州枢纽的规模化与智能化水平“代表了中国物流基础设施的全球竞争力”。
科技赋能:从“物流服务”到“供应链智囊”
顺丰科技在会上展示的供应链智能体(AI Agent)成为关注焦点。该系统通过整合物流数据、市场情报与算法模型,可实时模拟供应链风险场景(如地缘冲突、港口拥堵),并自动生成最优应对方案。例如:
动态库存优化:为某家电品牌节省东南亚区域库存成本1200万元/年;
运输路径预判:提前48小时预警台风路径,调整中越航线避损率达90%;
碳排放管理:为服装企业规划低碳运输方案,年度减碳量相当于种植12万棵树。
顺丰科技海外解决方案售前高级顾问邵炜炜强调:“我们正从‘执行层物流’向‘决策层供应链’跃迁,用AI重构全球产业连接方式。”
战略升级:构建全球化服务矩阵,陪伴中国产业出海
顺丰国际战略负责人华楠指出,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企业面临“供应链延长、节点增多、风险加剧”三重挑战。对此,顺丰未来三年将聚焦三大战略:
基础设施强化:新增10架全货机、扩建5个海外枢纽仓,形成“空中+地面+海外仓”立体网络;
产品矩阵完善:推出覆盖拉美、中东的定制化产品,实现全球主要市场服务全覆盖;
生态价值共创:通过“宜链通”等金融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跨境贸易资金成本30%以上。
“顺丰的目标不仅是提供物流服务,更要成为产业全球化的‘连接器’与‘稳定器’。”华楠的总结,勾勒出中国物流企业从区域竞争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雄心。
此次会议标志着顺丰从“中国快递龙头”向“全球综合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迈入新阶段。随着其国际化战略的深化,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征程或将迎来更高效的“后勤保障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