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2025》发布 中国逆势扩大开放为世界注入确定性

2025-11-10 08:15:25 来源: 综合人民网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世界开放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举办进博会及跨国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上,《世界开放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举办进博会及跨国企业互利合作等领域的开放实践,指出中国以“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的实践为全球提供示范,并依托“十五五”规划新起点,为动荡中的世界贡献稳定发展的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四大突破:科学性、国际性、权威性全面提升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本年度报告延续求真务实的理念,在国际合作、观察视野、历史维度与理论探索四大领域实现突破。

  国际合作层面,报告首次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主持撰写专章,联合国工发组织研究团队深度参与部分章节编写。这种跨国协作模式显著提升了报告的学术严谨性与国际认可度,为全球开放研究树立了新标杆。

  观察视野方面,报告紧扣全球开放新趋势,聚焦数据跨境流动、绿色经济转型、产供链重构等热点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例如,针对数据流动规则碎片化问题,报告建议建立多边数据治理框架,平衡安全与开放需求;在绿色领域,呼吁构建全球碳定价机制,推动低碳技术共享。

  历史维度拓展,报告将世界开放指数的时间跨度延长至35年,首次完整呈现全球化进程中的波动规律。数据显示,全球开放水平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持续波动,2024年指数较2019年下降0.34%,较2008年降幅达5.39%,揭示出开放进程的复杂性与反复性。

  理论创新层面,报告专章剖析全球治理与国家开放水平的关联性,提出“全球善治”可提升“合意开放”效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开放成效,报告指出,多边协作机制能有效降低贸易壁垒,而单边主义政策则加剧开放分化。

  全球开放格局:收紧、分化与动能转换

  报告显示,当前世界开放呈现“总体收紧、分化加剧、动能转换”特征。2024年全球开放指数同比下降0.05%,延续自2008年以来的收缩趋势。其中,经济与文化开放承压明显,而社会领域开放保持活跃;地区间差异进一步扩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开放速度超越传统发达国家。

  动能转换成为破局关键。报告指出,全球南方国家正通过数据流、绿色能源与产供链协同,推动工业化向共享、低碳、互联方向升级。例如,非洲跨境电商规模五年增长三倍,东南亚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超40%,这些新兴力量有望重塑开放格局。

  中国实践:逆势扩大的开放样本

  在全球开放收缩背景下,中国开放指数逆势上扬。2008年以来,中国开放指数累计提升12.44%,2024年同比增幅达0.5%,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首位。报告认为,这一成就源于中国坚持制度型开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

  制度型开放持续深化。中国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信、医疗等领域开放试点,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条目缩减至27项,开放政策透明度与可预期性显著增强。

  产业升级释放开放红利。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高端制造出口占比提升至35%,跨境电商规模占全球份额的55%,数字服务贸易增速连续五年超20%。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枢纽”转型。

  绿色合作拓展开放空间。中国与100余个国家签署绿色发展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设50个低碳示范区,2024年绿色技术出口额突破800亿美元,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未来展望:构建多元包容的开放新生态

  报告提出,世界开放需突破三大瓶颈:一是重建多边信任,遏制保护主义蔓延;二是平衡安全与发展,避免技术脱钩加剧;三是弥合数字鸿沟,确保发展中国家共享开放红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指出,中国方案的核心在于“开放包容、互利共赢”。通过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扩大进口,依托“一带一路”深化产能合作,中国正以实际行动证明:开放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语

  站在全球化十字路口,《世界开放报告2025》以详实数据与深刻洞察,为动荡中的世界指明方向。中国逆势扩大的开放实践,不仅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更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为全球开放事业提供关键支撑。未来,随着新兴力量崛起与治理体系完善,一个更加多元、包容、可持续的开放新纪元正在开启。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7817.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AI自助写稿 | AI审核稿件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