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作为全国食用菌产业的重要版图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食用菌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日前,省委农办正式印发了《辽宁省食用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将辽宁打造成国内一流的食用菌产业基地,预计到2027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将达到15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20亿元大关。
食用菌产业在辽宁省内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优势产区,覆盖了辽东山区、沈阳、鞍山、朝阳、营口等多个地区,其中,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年产量更是突破10万吨大关。作为全国香菇、滑菇、虫草的主要产地和原料输出地,辽宁的食用菌产业以香菇、滑菇、平菇、黑木耳、蛹虫草栽培为主,不仅产量可观,更在品质上享有盛誉。据统计,目前全省从事食用菌生产、初加工和经销的各类企业已超过100家,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2023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到133.1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1%,产值高达87亿元。
然而,面对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辽宁食用菌产业也面临着品种研发与改良滞后、生产设施设备相对落后、品牌竞争力有待加强、产业链不够健全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方案》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计划和重点任务,旨在通过全产业链打造和全价值链提升,推动食用菌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在生产优势区建设方面,《方案》提出,要逐步实现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到2027年,将打造5个高标准生产优势区和10个标准化示范专业乡镇,同时扶持一批规模化菌棒生产主体,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精深加工领域,将改造升级设施设备,提高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水平,丰富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在流通贸易和品牌建设方面,《方案》强调,要在岫岩县、抚顺县、建昌县、凌源市等地建设食用菌产品交易、加工和冷链物流集散地,强化流通体系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将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辽宁食用菌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方案》还特别注重经营主体的引育和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通过探索“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龙头企业+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联农带农模式,将农民紧密地联结在产业链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定向培养乡土食用菌人才和产业经纪人,鼓励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发展食用菌产业,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还积极引导和支持食用菌企业到脱贫地区投资兴业,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这不仅有助于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拓展,更为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辽宁省食用菌特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将提升辽宁在全国食用菌产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更将为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随着《方案》的深入实施,辽宁食用菌产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