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上传来喜讯,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加快织密防返贫保障网,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连续四年快于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充分展示了中国在脱贫攻坚领域的辉煌成就。
会上,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进展。他指出,经过过渡期以来的接续帮扶,脱贫地区责任、政策、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帮扶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稳中有增,地区发展差距持续缩小。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还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实现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组数据更是直观地反映了这些成果。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这一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安心与希望。同时,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3/4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有效保障了他们的稳定增收。此外,截至去年年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达到3305万,已连续四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充分显示了脱贫地区劳动力市场的活跃与稳定。
会议还强调了持续优化完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重要性。围绕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要科学确定监测范围,发挥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的作用。通过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基层干部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帮扶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确保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动态消除风险。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工作方面,会议要求分类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帮扶资金、项目、资产一体化管理,稳定提升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质量。同时,持续增强协作帮扶实效,管好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确保如期完成过渡期各项任务。
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是检验农业农村工作成效的关键指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6.3%,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彰显了农业农村经济的蓬勃活力。
展望未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将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以及提高财产性收入等方面下功夫,继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也是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未来,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国将继续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