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加快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这一举措旨在构建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将不同运输方式有机组合,形成连续、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模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专家看来,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不仅是连接供需两端、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纽带,也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石。通过优化运输组织、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加速货物周转,进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深度整合与高效运行。
据交通运输部综合测算数据显示,我国多式联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重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能带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下降约0.9个百分点,相当于节约1000亿元左右的成本支出。这一数据背后,是多式联运在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巨大潜力。实际上,大多数多式联运线路的运输费用已经低于公路直达运输,成本平均降低约30%,充分展示了多式联运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益方面的显著优势。
近年来,我国各地交通部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以铁路为例,作为大宗货物运输的主要交通方式,铁路在多式联运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成功开辟了铁水联运、公转铁等多式联运“绿色通道”。同时,积极推动沿江疏港铁路建设,不断增加与铁路联通的主要港口数量,有效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2024年,中国铁路武汉局铁水联运发送量同比增长16.5%,成为多式联运发展的一个缩影。
《指引》的出台,无疑为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政策环境。文件要求强化综合交通网络有机衔接,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统筹布局城乡融合、区域联通、安全高效、智慧协同的通信、能源、物流等基础设施。这一系列举措将有助于完善多式联运运行体系,优化交通运输市场要素资源配置,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一单制”等规则协调和互认也是多式联运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国铁集团组织中铁集装箱公司与航运企业密切协作,大力推动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运输。这种新型运输模式具有“一次委托、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次结算”的特点,极大地简化了运输流程,提高了运输效率。实行“一单制”运输,不仅有助于推动铁路运输与水运的深度融合,还能进一步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和服务品质,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随着《指引》的深入实施和多式联运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交通运输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加强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与协同,优化运输组织和服务流程,我国将构建起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这也将促进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不仅是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我国多式联运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