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7日,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发布会,揭晓了备受瞩目的2024年度“十大科技新闻事件”“十大科技新闻人物”以及“十大科技热词”。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中中国科技领域重大成就、杰出人物和创新趋势的权威总结,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有力引领和激励。
在“十大科技新闻事件”中,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及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科技界的一次重要盛会,展示了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和丰硕成果。嫦娥六号成功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塔克拉玛干锁边工程的“合龙”,不仅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获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法律保障。我国科学家牵头的人体蛋白质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展现了我国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的领导地位。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的发布,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自主可控的历史性突破。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反超氢-4”这一新的反物质超核,为物理学研究开辟了新方向。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在上海的成功点火,标志着我国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开馆,为科技工作者打造了一座精神殿堂。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设的完成,不仅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的深入,也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十大科技新闻人物”涵盖了科研、医疗、航空、科普、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李振声作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航空领域的杰出飞机设计师吴光辉,以其卓越的成就引领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路生梅以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了医者仁心,荣获“人民医护工作者”国家荣誉称号。李菂作为“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首位凭借国内学术成果获得国际物理界大奖,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国家地理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通过网络科普“火出圈”,粉丝超过3000万,成为科普传播的新典范。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带领团队研发出全球领先的高性能锂电池技术,推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单杏花作为“时代楷模”,领衔打造的12306铁路票务系统极大方便了旅客购票出行。史伟云主持研发的生物工程角膜为角膜盲患者带来了光明希望。张玉波作为“蜜蜂博士”,扎根深山5年,创新研发太阳能物联网格子蜂箱,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蔡磊在与渐冻症抗争的同时,携手科研团队和医药企业,向近200年久攻不破的罕见病发起挑战,展现了科技人文的深刻内涵。
“十大科技热词”则反映了当前科技领域的热点和趋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了科技创新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新质生产力揭示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科学家精神弘扬了科技工作者的崇高追求,数字中国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国家战略,科技伦理关注了科技发展中的道德问题,黑神话悟空作为文化IP与科技融合的典范,人工智能+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低空经济预示了通用航空领域的市场潜力,颠覆性技术代表了科技创新的突破方向,算力经济则揭示了数据处理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本次评选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通过大数据筛选与广泛征集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候选名单,最终经院士、科技专家、媒体负责人、科普专家共同评选产生。这些荣誉的揭晓,不仅是对过去一年中国科技领域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期许和激励。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期待中国科技界能够继续勇攀科技高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