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举行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2024年度的亮眼成绩单。数据显示,全年客运量预计将达到645亿人次,日均1.8亿人次,同比增长5.2%;货运量有望达到565亿吨,日均1.5亿吨,同比增长3.5%;港口货物吞吐量预计达到175亿吨,同比增长3.4%。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彰显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蓬勃活力,也标志着我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庞大的交通运输需求,这个需求是我们交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是这种强劲的内生动力,推动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今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里程已达到600万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显著进展。今年预计新颁证民用运输机场5个,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超过4.6万公里,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此外,新增公路通车里程约5万公里,其中新改(扩)建高速公路超过8000公里,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交通运输部还编制完成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并谋划实施了一系列联通提质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将使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可达性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不断向纵深迈进,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在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过程中,重大工程项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积极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的牵引作用,扩大交通有效投资。预计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约3.8万亿元,继续保持高位运行,为交通运输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物流作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环节,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并细化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各细分领域的实施方案。通过打通交通物流堵点卡点、部署18项重点工作等措施,预计明年有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3000亿元,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提供有力保障。
在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方面,我国也取得了积极进展。相关部门将推动铁路港前站、铁路专用线向港口堆场延伸,推进重点港口与铁路堆场共享共用;完善多式联运数据共享标准,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式联运管理制度和“一单制”“一箱制”标准规范,推动集装箱铁水联运中转交接、货物装载、安全查验等方面真正实现“一箱制”,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交通运输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交通运输部门围绕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开展了一系列实事。截至11月底,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桩3.3万个,已建充电停车位4.9万个,比2023年分别增加了1.2万个、1.7万个。目前,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超过5800个服务区安装了充电桩,覆盖率达到了97%,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主在长途出行中的充电焦虑。
总的来说,2024年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交通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