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中文域名总体技术要求》(GB/T 44266—2024)等四项中文域名国家标准正式于今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不仅标志着我国在中文域名建设领域迈入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全新阶段,更为中文域名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推动我国产业数字化升级、充分发挥中文域名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价值具有深远意义。
图片来源:
中文域名,作为互联网域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使用中文字符来标识网络资源,极大地提升了中文用户的网络体验和便捷性。然而,中文域名的推广与应用并非一帆风顺,其编码、解析、注册及字表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此次中文域名国家标准的制定与推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推动中文域名技术的成熟与完善。
追溯历史,我国在中文域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早已起步。早在2000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便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技术标准组织IETF,主导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中文域名国际技术标准——《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标准》(RFC3743)。这一标准的发布,有效解决了中文域名中异体字等复杂问题,为中文域名的国际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后,《中文域名注册和管理标准》(RFC4713)、《SMTP扩展支持国际化邮件地址》(RFC5336)等一系列技术标准的相继发布,进一步丰富了中文域名技术体系,推动了中文域名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
进入新时代,中文域名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1年4月30日正式批准中文域名总体技术要求国家标准立项。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包括《中文域名总体技术要求》在内的四项中文域名国家标准于2024年8月起陆续发布,并于12月1日正式实施。这些标准的出台,不仅为中文域名的编码、解析、注册及字表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更为中文域名的广泛应用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标准保障。
在中文域名创新应用论坛这一平台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人士曾多次强调,要扎实推动包括中文域名在内的互联网资源不断发展,鼓励和支持中文域名系统、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自2017年以来,中文域名创新应用论坛已连续举办7届,成为推动我国中文域名事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论坛期间,来自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文域名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前景,为中文域名的推广与发展贡献了宝贵智慧。
展望未来,中文域名国家标准的正式实施将开启中文域名发展的新篇章。一方面,这将有助于提升中文域名的技术成熟度和应用广泛性,推动中文域名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另一方面,这也将为中文域名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我国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文域名国家标准的引领下,中文域名将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构建网络强国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