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通知,旨在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并确保符合条件的项目能够尽快启动实施。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旨在通过城中村改造,释放城市更新潜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片来源:
通知明确指出,地级城市中,只要项目资金能够平衡、征收补偿方案成熟,均可纳入政策支持范围。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的范围得到了显著扩大。最初,政策支持主要聚焦于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而现在,这一范围已经扩展至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符合条件的城中村改造项目均可享受政策红利。
为确保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充分利用多种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具体而言,符合条件的项目将被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同时,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也将提供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此外,项目还将适用有关税费优惠政策,商业银行也被鼓励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提供城中村改造贷款。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全方位金融支持体系,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强调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货币化安置问题。各地政府需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统筹考虑商品房的存量和增量,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这一要求旨在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安置方式,确保城中村改造工作能够平稳有序进行。同时,城市危旧房改造也可参照执行相关政策,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住房需求。
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通知要求各地政府全面落实好城中村改造的财税、土地、金融等支持政策,并严格落实“一项目两方案”制度。即每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都要制定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和资金平衡方案,确保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既能够保障群众利益,又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平衡。
通过城中村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还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品位。同时,城中村改造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大量城中村被改造为现代化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城市的产业结构将更加优化,经济发展将更加充满活力。
未来,随着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各地政府将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推动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实施,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城中村改造也将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此次住建部与财政部的联合通知,无疑为城中村改造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各地政府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城中村改造项目能够尽快启动实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涌现出更多现代化的城市居住区,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和更加美好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