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作为关键一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进,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重要支撑。自首批国家公园及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我国在生态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及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图片来源:
2021年,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一年,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五大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我国自然生态保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紧接着,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扎根,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绽放,两者共同构建起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坚实阵地。
这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国家顶层设计的精心布局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及多项配套制度办法的出台,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同时,随着“一法两条例一办法”法律框架的初步建立,我国自然保护地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健全,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在管理措施与支撑保障方面,国家林草局及各级部门持续发力。从印发《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管理要求,到设立多个国家级保护研究中心,再到构建以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国家公园的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在迁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北京国家植物园与华南国家植物园自设立以来,不仅大幅增加了活植物的收集种类与数量,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力度显著增强,还成功推动了多项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野外回归项目,为这些濒危物种的生存繁衍开辟了新途径。
展望未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已明确勾勒出更为宏大的蓝图,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再遴选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构建起一个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国家植物园体系。这一体系将覆盖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和主要植被类型,确保到2035年,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7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有效迁地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更加多彩、健康的自然世界。
当前,新的国家植物园设立工作正稳步推进,评估论证工作有序开展,每一步都凝聚着对生态文明的深情厚谊与对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追求。我国正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速度”与“中国质量”,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