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正文

国家林草局新闻发布会: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2024-09-06 08:22:56 来源: 编辑网
9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简称“国家林草局”)在京召开了一场关于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重要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自首批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9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简称“国家林草局”)在京召开了一场关于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重要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自首批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及未来发展方向。


图片来源:

  国家公园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斐然

  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已从试点探索阶段迈向了正式设立与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通过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50余位专家评估,国家公园内的旗舰物种数量实现了持续增长,成为生态保护成效的直接体现。藏羚羊数量已增长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的数量也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约70只、80只,海南长臂猿的野外种群更是从40年前的濒危状态增长至7群42只,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工作的有力支撑。

  随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及《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我国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已基本构建完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正在扎实推进,通过加快立法进程、强化管理措施、提升支撑保障,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均实现了稳步提升,民生条件不断改善,民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显著增强。

  展望未来,国家公园建设将继续深化法治建设、落实规划任务、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提升保护能力水平,并加强科技支撑保障,推动国家公园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双重目标。

  三江源保护:行稳致远,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首批、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三江源管理局在发布会上强调,自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通过高位推动、实施大部制改革与系统治理、实现共建共享共治、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多措并举,有效守护了“中国水塔”。

  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三江源地区地表水资源较多年平均值偏多33.7%,水体与湿地生态系统面积净增309平方公里,水源涵养量平均增幅达6%以上。同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保持在99%以上,出境水质40%达到一类以上标准,充分展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生态保护方面的卓越成效。

  国家植物园:并行推进,迁地保护成果丰硕

  在国家植物园建设方面,我国已设立的两个国家植物园在迁地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自揭牌以来,北京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号,共2500种,其中包括110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65种珍稀濒危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则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号,共24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达270种,珍稀濒危物种359种。两家国家植物园还积极推动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成功实施了望天树、东京龙脑香等16种植物的野外回归计划。

  此外,国家植物园的社会影响力与公众参与度也在不断提升。2023年,北京国家植物园游客量达到380万人次,较挂牌前增长10%;华南国家植物园游客量则为242万人次,较挂牌前增长46%。同时,两家国家植物园还积极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其中7个课程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态环境教育典型案例”,为公众提供了更多了解自然、学习生态知识的机会。

  总之,国家林草局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我国在国家公园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为未来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随着各项政策的深入实施与各项措施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生态保护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4472.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