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战略部署,推动非遗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新一代非遗传承人,新华网今日正式宣布启动“2024年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案例征集”系列活动。此举旨在汇聚社会各界力量,探索非遗教育创新路径,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片来源:
本次活动由新华网精心策划,旨在通过征集并推广一批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性的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案例,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为职业教育发展开辟新领域。征集范围广泛覆盖非遗创新教学、非遗就业创业、非遗产教融合、非遗数字化与传播、非遗产品开发以及非遗进校园等六大类别,力求全面展现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多样性和深度。
非遗创新教学案例将聚焦于如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打造富有吸引力的非遗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无论是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教学模式,还是举办非遗主题活动,都将成为此次征集的亮点。
非遗就业创业案例则侧重于展示如何通过非遗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就业创业的广阔平台,实现非遗文化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非遗产教融合案例鼓励校企合作,共建非遗传承基地,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非遗教育模式,为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非遗数字化与传播案例旨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3D打印、大数据分析等,对非遗文化进行数字化保存与传播,让古老的非遗技艺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焕发新的生命力。
非遗产品开发案例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之中,开发出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文化特色的非遗产品,推动非遗文化的商业化进程。
非遗进校园案例则强调将非遗教育融入中高职院校及中小学的美育教学之中,通过举办非遗讲座、展览、文化节等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新华网将为此次活动设立专题页面,展示初筛后的优秀案例,并通过其PC端和客户端等渠道进行广泛传播。同时,新华网还将联合专家学者深入院校和企业机构,举办系列演讲、对话和交流研讨活动,为非遗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活动自即日起至2024年11月20日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案例,欢迎各地、各相关单位积极选送优秀作品。新华网承诺,将对所有申报案例进行严格审核与评选,最终通过会议等方式公示、宣传并推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为非遗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发展树立新的标杆。
“2024年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案例征集”活动的启动,不仅是对非遗文化传承的一次有力推动,更是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我们期待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共同书写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