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北京,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再次站在了科技发展的前沿。26日,《北京市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宣布北京将率先启动建设AI原生城市的宏伟蓝图,旨在将北京打造成为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和应用高地,开启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篇章。
发布会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北京将充分发挥其在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围绕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五大关键领域,精心布局,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应用项目。到2025年底,北京力争实现三大核心目标:形成3至5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可控基础大模型产品,推出100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优秀大模型产品,并积累1000个行业成功应用案例,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行动计划》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该计划强调,北京将依托首都丰富的行业资源和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组织实施一批综合型、标杆性的重大工程项目,不仅聚焦于大模型核心理论与技术的突破,更注重提升人工智能的工程化能力,促进重点行业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双重飞跃。通过构建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网络,北京将加速形成大模型行业应用的新生态,为千行百业注入强劲的智能动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还将在科研探索、政务服务、工业智能等10个细分行业领域精准发力,鼓励市级行业主管部门、相关区域、行业应用企业与大模型企业紧密合作,携手攻克场景落地中的共性难题,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行业应用与产业化进程。这种“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模式,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广泛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将对《行动计划》中明确的标杆示范应用场景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通过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的方式,确保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高效推进。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北京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也为广大创新主体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
作为全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北京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已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统计,2023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核心产值已突破2500亿元大关,备案上线的大模型数量更是达到82款,占全国比重超过四成,稳居全国首位。这一系列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北京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产业培育、生态构建等方面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
展望未来,随着《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北京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加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体系。一个充满智慧、高效便捷、可持续发展的AI原生城市正在北京加速崛起,它不仅将为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也将为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