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近日,自然资源部正式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标志着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场全面、系统的自然资源资产清查行动。此次清查范围广泛,涵盖了全民所有的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七大类自然资源资产,计划于2026年6月前全面完成,旨在摸清家底,夯实管理基础,切实维护所有者权益。
《通知》强调,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是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自然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清查,将全面掌握各类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质量、用途、分布等实物属性信息,以及经济价值和使用权状况,为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为确保清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自然资源部同步印发了《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详细规划了清查工作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保障措施,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提供了明确的工作指南。
根据《方案》,清查工作将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确权登记、分等定级、基准地价等成果,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分析等手段,精准查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实物量。同时,结合市场交易价格、收益、成本等价格信号,核算资产的价值量,形成全面、准确的资产底数。在此基础上,地籍调查和不动产登记等成果将进一步被利用,逐步理清使用权状况,最终形成包含实物量图层、价值量图层、产权图层等共同构成的资产“一张图”。这一成果将极大地方便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需协同管理各类底图底数,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明确了清查工作的组织模式,即“国家统一部署,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这一模式既保证了清查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又充分考虑了各省份的资源禀赋、工作基础和财力保障水平等因素,允许各地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实施。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清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能够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良好局面。
此外,为保障清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方案》还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强化技术培训、加大宣传力度等。自然资源部将组织全国范围内的技术培训,并成立技术指导组,加强对地方的指导服务,及时研究解决地方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将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宣传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可以预见,随着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我国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履行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切实维护所有者权益;还将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