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在广袤的西北大地上,一条钢铁巨龙穿越崇山峻岭,连接着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这就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兰新高铁。自2014年12月26日全线开通以来,兰新高铁不仅极大地缩短了西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更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高铁织网,西北路网日益完善
兰新高铁东起甘肃兰州市,经青海西宁市,终至新疆乌鲁木齐市,全长1786公里。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正式迈入“高铁时代”。此后,西北地区铁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路网结构由“通道型”向“通道+局部路网型”转变。据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份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3200.4亿元,铁路营业里程从2013年底的9195公里增长至2024年5月底的17685公里,增幅高达92.3%。
随着兰州至中川机场城际铁路、宝鸡至兰州高铁以及兰州至张掖高铁中川机场至武威东段的相继开通,西北地区的高铁网络越织越密,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也日益紧密。目前,西宁站开往全国各地的直达列车已达84.5对,覆盖24个省会城市和3个直辖市,通达率达90.3%;新疆铁路则贯通天山南北大部分区域,覆盖新疆所有地州市及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
时空压缩,经济活力显著增强
兰新高铁的开通,极大地压缩了沿线城市的时空距离。乌鲁木齐到兰州的铁路出行时间由过去的25小时缩短至如今的11小时50分,乌鲁木齐至西宁更是实现了朝发夕至,最快旅行时间仅为10小时37分。兰州至西宁更是进入了1小时“高铁圈”,极大地方便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
时空距离的缩短,不仅让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也激发了区域经济的活力。以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例,这个曾经交通不便的偏远城镇,在兰新高铁的助力下,直接跨入了高铁时代。如今,门源县的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旅游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新疆接待国内外游客2.6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9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7%和227%。甘肃的“环西部火车游”也备受青睐,2023年接待游客869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4.1亿元。
货运畅通,国际物流通道更加稳固
在客运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兰新高铁对西北地区铁路货运能力的提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调整部分普速旅客列车至兰新高铁运行,兰新铁路的货运能力得到了有效释放,为重点物资进出疆运输提供了可靠运力支撑。依托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大铁路口岸,经兰新铁路开行的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3年,兰新铁路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4421列,较2014年增长45倍;今年1至5月份开行中欧、中亚班列6419列,同比增长8.7%。
这些班列的呼啸而过,不仅将新疆地区的棉花、棉纱、核桃、西梅等特色农副产品迅速运往全国市场,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还将来自俄罗斯、比利时、法国、德国等中欧班列所经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种食品和生活用品带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甘肃省,依托兰新高铁和兰新铁路建成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因“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对外开放步伐,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日新月异。
展望未来,高铁助力西北高质量发展
随着兰州至张掖高铁武威至张掖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获批,我国第二条进疆高速铁路通道——兰张高铁的未来建设也提上了日程。这条高铁将与兰新高铁共同为西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未来,随着更多高铁线路的开通和运营,西北地区的路网结构将更加完善,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
兰新高铁不仅是一条快速客运通道,更是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通道”。它以其卓越的运输能力和优质的服务品质,为沿线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高铁的助力下,西北地区的明天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