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初冬的叶尔羌河北岸,总是冷风习习。转眼挂在满园的枣子都已掉落在地,枣树从繁茂中变成光秃的枝干,燥热的天气也突然寒冷起来,连经常的鸟鸣也好像不在了,周围一切都安静下来,变得静悄悄。偶尔除了连队门口一条待修整的路上时而飞驰的车辆倾刻间带来满天尘土,周遭一片宁静。在这个时节,地处南疆基层连队的职工都在抢收棉花和整理枣园。
来南疆工作已近半年了,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习惯到习以为常,从一张张陌生的脸变成一个个熟悉的微笑。日子就这样不经常间在指间划过。工作队对连队所有职工家近乎走访过两遍了,对家家户户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深入的了解。不管在连队还是周边碰到大家总像亲戚打个照呼,寒暄一下。连队民族职工也习惯了见面问我们吃了吗?没有到我家吃拉面等等话。我们工作队见了面也总会说;最近还好吗,棉花高产收了多少;棉补有多少;今年收入如何?孩子在内地上学如何?等等。通过这点点滴滴我们工作队与连队的职工彼此的距离近了很多。连这个我平时是个不拘言笑的人,时间长了受连队少数民族职工影响,我见到连队职工也变得总笑逐颜开,职工们也都熟悉了我,离老远都跟我招招手,笑着对我说:杨老师,你去走访吗?要搭车吗?我心里总是一阵感动,感叹连队职工是多么的善良,多么的醇朴。也总是提醒自己尽自己的力量全力帮助他们。
9连这个单位是由原(9连和10连)两个连队改隶编成的,地处团部有25公里的路程,连队两个居民点之间有3公里多的路程,按照工作计划,工作队要定期对两个居民点走访,所以平时经常要走到另一个居民点去走访,由于工作队自己没有车辆保障,平时就靠自己的“11路”完成。这个正对了我的“胃口”。自己多年养成生活习惯,早晨8时和晚饭后,有一个步行的习惯,有时会以十连点或附近连队为目标,围着连队附近的条田、大路步行,基本上来回也有6-8公里路程。但就是在这个平时充满灰尘、泥泞的道路上让我每每总是感动不已。
无论寒暑,总喜欢走在大路、条田、乡陌的小路上,也许自己有过从军的经历,天在黑我总是大着胆,无拘无束迈着腿大步走着,有时也会大声唱着自己多年不唱的歌,趁着四下无人好好的“美声‘的挥洒一下。自得其乐一下,感觉自己真应该去学习一个美声唱法,唱完后那感觉心里放松了很多。也许连队职工也经常看到我有这个习惯,总是见到我说:杨老师你又去走走吗?我总是笑着说:身体要经常活动,才能保持健康!
不记得有多少次,不记得是夏末还是冬初,不记得是晨曦还是日落西山,也不记得遇到是“那些谁了”。总之是这块土地上的人们。连队周遭是没有路灯的,早上倒还好,傍晚,除了路基旁边的芦苇和被风吹得沙沙做响的白杨树,还有大田里时不时会跑出几只野鸡和窜上路的野兔,把我时不时吓一跳,傍晚时的连队周边总是寂静一片。走着走着天色渐逐渐暗下来,南疆的天总是像个孩子时而高兴时而大哭,有时瞬间就刮起了沙尘,有时安静的像摇篮婴儿。只有天上月亮和自己影子伴着我。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一束灯光,由远到近,黑暗中也看不清是谁了,总会听到一声电动三轮车刹车的声音,一个声音带着不太流利的国语对我说:你去那?拉你回连队吗?定晴一看,是连队的职工,有时自己也想不起名字,有时候是买买提、有时是王大叔,甚至大娘、大婶、小伙子,太多的名字真是记不清了,我总是笑笑回答到:“谢谢XX,不用了,我走走路,你忙吧!慢着点!对方也都笑笑,继续驾着车,开走了。黑夜中灯光下由远到近,由近到远,在我的视线中逐渐变成一个光点。这时,我的心里总是化作一股暖流,变得舒服极了。驻村工作虽然有时枯燥,,有时也会很想家人,我总是采取走路的方式来排解,有时会为工作压力情绪变得沮丧,但每当行走这片土地上时,周围在黑暗,尘土在大,但黑暗行进中那束远方的灯总照得我的心头很亮。
夜行的路我一直都在坚持,每当在阴黑的道路,四周扬起尘土让人喘不过气,总让我避之不急,无处可循时,但总是能看到那黑暗中一束由远而近、由近至远的灯光。但总给我莫大感动、鼓舞和激励,总是提醒着我尽自己最大力量能够帮助这片土地生活的人们,让他们生活更好一些。“以维民利、谋民利为依归。前方道路尽管有无尽的艰险,但那远方光总是让我充满向前的力量。
石河子大学驻兵团第三师45团9连访惠聚工作队 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