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通讯员 曹智)大家好,我是富蕴机场的一名见习管制员。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初入塔台:紧张与期待交织,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塔台时,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透过塔台的玻璃窗,整个机场尽收眼底,跑道上飞机起起落落,耳边是师傅们沉稳而清晰的指令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原来,每一架航班的起降都与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刚开始跟班时,我甚至连话筒都不敢碰。师父告诉我:“管制员的每一句指令都关乎上百人的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这句话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于是,我从最基础的指令用语学起,反复练习标准通话,熟悉机场的运行规则和空域结构。第一次独立指挥:手心冒汗的挑战,经过几个月的理论学习,我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机会。那天,我的手心全是汗,心跳快得像打鼓。师父站在我身后,轻声提醒我:“别紧张,出错及时纠正。”我深吸一口气,戴上耳麦,拿起话筒,开始向机组发出指令。“锦绣xxxx,地
面风xxx跑道30,可以起飞。”当机组复诵我的指令时,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复杂天气下的考验:在压力中成长富蕴机场的天气变化多端,尤其是冬季的大雪和夏季的强风,常常给管制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记得有一次,突降大风导致无法落地。我和师父一起协调,询问机组意愿,当航班安全备降时,我长舒了一口气,内心充满了自豪。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管制员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师父常说:“管制工作没有‘差不多’,只有‘零误差’。”这句话成了我工作中的座右铭。富蕴机场近年来引入了先进的数字化空管系统,这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系统会实时反馈指令的合理性,帮助我在虚拟环境中积累经验。
此外,空管业务部还定期组织案例分析会,复盘国内外典型管制事件。每次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意识到,细节决定成败。比如,如何合理安排航班间隔、如何与机组高效沟通、如何在特情下保持冷静,这些都是我需要不断锤炼的能力。团队协作:像交响乐一样默契,管制工作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更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塔台、机坪、气象、机组之间的协同就像一场交响乐,任何一个环节“掉拍”都可能引发问题。师父常教导我:“耳听八方,眼观六路”通过观察航班动态、监听频率通话,我逐渐学会了从全局角度思考问题。
在团队中,我感受到了温暖和支持,我非常感激在富蕴我的师父王魁和同事们,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师父和同事们总是耐心地指导我、鼓励我。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的氛围,让我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每当看到飞机平安起降,我就感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我们不仅是指令的传递者,更是生命的守护者。未来,我将继续努力,用专业与热爱守护这片蓝天,为每一架航班的安全保驾护航。
——富蕴机场见习管制员 曹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