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与贵州顺丰速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在人力协作、运输协同、场站共享、场景拓展四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此次合作标志着传统公交企业与现代物流巨头通过资源整合,探索出一条降本增效、绿色低碳的城市配送新路径,为破解物流行业"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创新样本。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强强联合:公交"人流"与物流"货流"深度融合
作为贵州省物流行业标杆企业,贵州顺丰速运连续多年获评国家"AAAAA"级综合物流企业,构建了覆盖全省的智慧物流网络,服务范围涵盖生产、供应、销售、配送全价值链。而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着全省规模最大的公交体系,日均服务乘客超120万人次,拥有丰富的场站资源、成熟的线路网络及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双方此次合作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核心,旨在通过盘活公交闲置资源、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协议明确,合作将围绕人力、运力、场站、商业场景四大维度展开,首期试点覆盖贵阳市主城区,未来逐步向全省推广。
四大合作领域落地,构建城市配送新生态
人力协作:盘活存量资源,破解用工瓶颈
在保障公交主业安全运营的前提下,贵阳公交将筛选符合条件的员工参与顺丰末端配送培训,承担社区快递揽收、分拣等基础工作。同时,顺丰将分阶段向公交开放分拣中心、仓储基地等岗位需求,预计首期可释放200个兼职岗位。双方还将探索"小哥助手"等灵活用工模式,通过智能排班系统实现人力动态调配,降低企业用工成本。
运输协同:打造"公交+无人车"绿色配送链
合作将试点利用公交低峰时段运力及新能源车辆,开展快递包裹的"沿途配送"。在观山湖区等试点区域,顺丰快递包裹将通过公交行李架或定制货箱运输至社区站点,结合无人配送车完成"最后一公里"投递。此外,公交场站将向顺丰开放充电设施,并建立紧急救援联动机制,提升物流车辆运营效率。据测算,该模式可使单票配送成本下降15%,碳排放减少20%。
场站共享:公交站点变身"物流枢纽"
贵阳公交首批开放10个具备条件的公交首末站作为顺丰分拣中心,提供场地租赁优惠及24小时安保服务。其中,金阳客车站场站将改造为区域性物流集散点,集成自动分拣线、冷链仓储等功能,服务半径覆盖周边5公里社区。此举不仅缩短了顺丰末端网点布局周期,更使公交场站利用率提升30%,年增收预计超500万元。
场景拓展:互惠优惠激活商业生态
顺丰将向贵阳公交员工及乘客提供寄递服务8折优惠,并在公交媒体平台投放"顺丰自采商品"专属广告位。贵阳公交则以市场价9折向顺丰开放班车包车服务,同时在其2000余台公交车载电视、站台灯箱发布物流服务广告。双方还计划联合推出"公交卡寄件积分"活动,进一步促进客货资源转化。
创新样本:传统公交转型的"贵阳模式"
"此次合作是公交企业从'单一运输'向'综合服务'转型的关键突破。"贵阳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负责人表示,通过将公交的"人流红利"与顺丰的"物流网络"有机结合,可实现三方面价值提升:
其一,降本增效——公交闲置场站、低峰运力得以活化,顺丰末端配送成本降低;
其二,绿色低碳——利用公交新能源车辆配送,减少社会车辆空驶率;
其三,服务升级——社区居民可享受"公交站点寄件、家门取货"的便捷服务。
据贵阳市交通委员会测算,若该模式在全省推广,每年可减少货运车辆上路1.2万车次,降低物流成本超2亿元。目前,双方已成立联合工作组,计划在2025年底前完成20个公交场站改造,并上线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人-车-货"精准匹配。
结语
贵阳公交与贵州顺丰的跨界合作,为城市公共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创新思路。在"双碳"目标与数字经济双重驱动下,传统公交企业正通过场景开放、生态共建,从运输服务提供商转型为城市生活服务商。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物流企业末端配送痛点,更助力贵阳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绿色动能。未来,随着"公交+物流""公交+充电""公交+广告"等业态的持续深化,开放型公交或将重塑城市公共服务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