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依据《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开放进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图片来源:编辑网图片分享系统
许可赋能,联通业务拓展新领域
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后,中国联通获得了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的合法身份。这一权限的开放,使得中国联通能够深度挖掘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特定场景的应用潜力。在应急通信方面,当遭遇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导致地面通信网络瘫痪时,卫星移动通信可迅速搭建起应急通信桥梁,保障救援指挥、信息传递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海事通信领域,能为海上作业的船舶、人员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确保航行安全与信息互通;对于偏远地区,卫星通信能够填补地面网络覆盖的空白,让当地居民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通信服务。通过丰富通信服务与产品供给,中国联通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在通信市场的竞争力,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产业协同,构建良性竞争新格局
我国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商业化进程正不断加速,此次中国联通获得业务许可,将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良性互动的市场格局。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各企业将加大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卫星移动通信服务的质量与性能,使其更易触达普通用户。同时,基础电信企业与卫星移动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协同联动将更加紧密。基础电信企业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完善的网络设施和丰富的运营经验,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则在卫星制造、发射、运营等环节具有专业优势。双方通过深度合作,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在技术研发方面,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卫星通信的传输速率、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市场拓展方面,共同制定营销策略,扩大卫星移动通信的市场份额。这种协同联动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确保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政策护航,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卫星通信市场准入机制,为更多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进入卫星通信领域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强化全链条监管与安全保障,从卫星的研发制造、发射运营到通信服务提供,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卫星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通过政策引导与监管并重,促进我国卫星通信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网络强国、航天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此次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是我国卫星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中国联通等企业将积极拓展业务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将加强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我国卫星通信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通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