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前50榜单及多项单项榜单正式揭晓,这份首次公布的榜单不仅展示了我国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方面的最新成就,也揭示了不同区域高新区的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中关村、深圳、上海张江等头部园区在综合评价、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优质企业数等多个维度均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中西部园区的强劲追赶势头也尤为引人注目,西安、武汉东湖、成都等高新区成功跻身前10,彰显了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积极成果。
图片来源:
此次综合评价工作是国家高新区建设的重要指导工具,旨在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高新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自国家高新区设立以来,评价指标体系已历经六次修订,本次发布的第七版评价指标体系,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突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产业高端化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管理制度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等四大特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新版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了高质量科技供给的重要性,强化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这一导向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也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产业高端化发展方面,新版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同时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一战略导向有助于高新区在保持传统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增长点,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
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新版评价指标体系的又一亮点。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对绿色低碳发展的高度关注,高新区在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强化数字赋能和绿色低碳发展的要求,引导高新区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管理制度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方面,新版评价指标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通过探索发布重点产业领域单项评价榜单、贯通园区评价与统计体系等措施,引导高新区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突出特色优势,不断提升发展质效。
针对下一步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进一步健全评价、督导、服务一体化工作机制,引导高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强化结果运用,对排名前列的高新区在相关资源政策上给予倾斜,对排名靠后的高新区加强指导服务、结对帮扶和动态调整;另一方面将完善评价机制,探索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以更加科学、公正、全面的评价体系推动高新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此次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榜单的发布,不仅是对过去一年高新区发展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引。随着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优化,相信我国高新区将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