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了一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阐述了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系统谋划的关键之年,生态环境部将围绕空气质量改善这一核心目标,重点实施“四个突出”战略,旨在全面推动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
一、突出环境空气质量管理,创新机制保障目标达成
面对“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的艰巨任务,生态环境部提出了“季会商、月调度、对口帮扶、综合施策、闭环管理”的全新工作机制。这一机制旨在通过季度会商,及时总结空气质量改善情况,调整优化策略;月度调度则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迅速响应和有效执行;对口帮扶则是针对空气质量改善的重点区域和难点问题,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综合施策则强调多管齐下,从源头控制到末端治理,全方位推进空气质量改善;闭环管理则确保每一项措施都有始有终,形成完整的治理链条。这一系列创新机制的引入,将为全力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二、突出治污减排,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在治污减排方面,生态环境部将加快推进清洁取暖、超低排放改造、VOCs(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移动源防治等关键任务。清洁取暖作为减少冬季燃煤污染的重要举措,将继续得到大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则针对重点行业,如钢铁、水泥等,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排放的大幅降低;VOCs污染治理则聚焦于化工、印刷等行业,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移动源防治则加强对机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排放源的监管,推动绿色出行。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将全面推进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提供根本性支撑。
三、突出污染应对,强化预测预报与联防联控
针对秋冬季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天气,生态环境部将持续深化分阶段差异化管控措施,进一步提升预测预报能力,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监督帮扶。通过提前预警、精准施策,有效减轻重污染天气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同时,加强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空气污染挑战。
四、突出系统谋划,开启“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新征程
在系统谋划方面,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出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这是针对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而制定的专项行动计划。同时,启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6—2030年)》编制工作,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更长远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进行顶层设计。此外,还将研究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适应新时代空气质量改善的需求,为开启“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新征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部此次发布会所透露的“四个突出”战略,不仅体现了对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坚定决心,也展现了在治理空气污染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随着这些战略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持续改善,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清新、健康的生活环境,也为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