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北京,近日——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以来,各级农业农村(渔政)部门积极响应,坚决落实政策要求,持续加强常态化执法监管,并进一步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执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上半年,长江禁捕管理秩序总体保持平稳,为长江生态的逐步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该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执法协作机制,强化跨区域、跨部门执法合作,确保禁渔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农业农村部作为牵头部门,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推动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为长江禁渔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各级农业农村(渔政)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包括长江“春季护渔”区域会战、“一江一口两湖”专项巡航等,旨在全面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据统计,上半年累计出动渔政船艇6.8万艘次,执法人员90.7万人次,查办非法捕捞行政案件2545起,查获涉案船舶705艘,清理违规网具8.98万张(顶),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742艘。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农业农村部门对非法捕捞行为“零容忍”的坚决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涉渔违法违规行为也呈现出新的特点。该负责人指出,偶发性非法捕捞行为持续减少,但团伙化非法捕捞案件占比有所波动,且地下非法销售行为变得更加隐蔽。针对这些新趋势,各级农业农村(渔政)部门将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执法力量,采取更加精准有效的措施,紧盯非法捕捞销售长江野生鱼的高发时段、重点水域、多发区域,常态化加强水上巡查、岸上排查、市场抽查,确保禁渔政策不留死角。
此外,为了巩固长江禁渔成果,农业农村部还积极推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通过加强重要栖息地修复、资源调查监测、外来物种防治等措施,努力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据透露,目前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等水域的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较禁渔前已提升两个等级,部分珍稀物种如长江江豚、中华鲟等的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展望未来,农业农村部表示将继续按照《意见》要求,持续加强执法监管和生态修复工作。同时,将进一步完善执法协作机制,提升执法能力水平,确保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得到有效执行。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守护好长江这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让长江水更清、岸更绿、生态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