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官网更新了已注销许可支付机构名单,武汉市金源信企业服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源信”)正式注销了其支付牌照,成为年内第七家被注销支付牌照的机构。至此,已确定注销的支付牌照累计达到93张,标志着支付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与变革。
图片来源:
金源信作为一家在预付卡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其支付牌照的注销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资料显示,金源信于2011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专注于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且业务覆盖范围仅限于湖北省。该支付牌照原本有效期至2026年12月,但在尚未到期的情况下即被注销,这背后透露出支付行业在移动支付和增值服务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传统预付卡业务的艰难处境。
金源信在官网发布的退出公告中表示,由于业务转型的需要,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退出湖北省预付卡市场。自2024年7月12日起,金源信终止了新增预付卡发行业务,这一决定标志着其在预付卡市场的正式谢幕。金源信的退出,是支付行业优胜劣汰趋势的又一例证,也反映了预付卡类业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面临的严峻挑战。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预付卡类牌照数量持续减少,已成为支付行业调整的一大趋势。自2011年央行签发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牌照总数一度达到271张,但截至目前已缩减至178张,合计注销了93张牌照。其中,预付卡类业务占比超过八成,成为注销牌照的主要类型。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移动支付和增值服务多样化对预付卡业务的冲击。在大型互联网平台或大型商超等能够掌控场景的机构旗下,预付卡业务尚能发挥一定的辅助协同作用,但对于区域性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支付机构而言,展业范围受限、场景有限等问题导致生存艰难,面临“业务收缩、盈利弱、转型难”等困境。
除了支付牌照的整合注销外,支付机构更名也是行业调整的重要表现之一。近期,人民银行更新了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显示已有36家支付机构获批更名,在公司名称中增加了“支付”二字。这一变化与《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的监管要求密切相关。该条例明确规定,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名称中应当标明“支付”字样,以加强支付行业的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
综上所述,支付行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与变革。预付卡类牌照的持续减少、支付机构的更名以及监管政策的不断收紧,都预示着支付行业正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转型的支付机构将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那些无法跟上时代步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支付行业的未来,将属于那些勇于创新、敢于变革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