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正文

多家银行密集调整个人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与业务,强化资金安全防线

2024-07-10 08:16:16 来源: 编辑网
自7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掀起了一场针对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及业务调整的浪潮。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个人结算账户的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进行动态调整,并停止或收紧部分线上渠道服务功能

  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自7月份以来,我国银行业掀起了一场针对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及业务调整的浪潮。多家银行相继发布公告,宣布将对个人结算账户的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进行动态调整,并停止或收紧部分线上渠道服务功能,包括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业务及无卡存取款业务等。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提升居民银行账户资金安全水平,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更好地保障广大居民的财产安全。

图片来源:

  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银行此轮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电信诈骗的多发性和高隐蔽性。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且手段不断翻新,给广大居民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银行通过调整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停止部分线上渠道服务功能,能够有效提升账户资金的安全性,降低客户资金遭受诈骗的风险。

  中国银行、华夏银行、江苏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加入到这场调整中来。以中国银行为例,其大连市分行和哈密市商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分别于7月5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动态调整个人结算账户非柜面渠道业务限额,涉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网关支付、快捷支付、POS、ATM等多个渠道。银行将根据账户使用情况,遵循“银行账户功能与账户风险等级相匹配”的原则,差异化地调整账户非柜面渠道业务限额。

  除了调整支付限额外,多家银行还停止了手机银行中的ATM扫码取款业务。兴业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将从7月10日起停止该业务。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中信银行等也相继收紧了无卡存取款业务,暂停了手机预约取款等部分功能。这些调整意味着,客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将面临更多的安全验证和限制,以防范潜在的诈骗风险。

  ATM扫码取款等无卡取款方式原本是为了方便客户取现而设计的,但由于其无法有效认证取款人身份,存在被冒用或盗刷的风险。因此,银行在加强个人账户管理的过程中,选择了暂停或收紧这些业务。同时,银行也鼓励客户通过有卡取款、刷脸取款等更为安全的方式进行交易。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对非柜面渠道支付交易限额进行调整的主要目的是风险防范。通过对部分经常进行网上交易或存在可疑交易的账户进行适当的限额管理,银行可以降低客户的风险敞口,同时也能够减少自身因账户违规交易而面临的风险。此外,随着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的不断升级,银行加强个人账户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

  面对这一趋势,银行应继续提高监控模型的识别精准度,减少误判率。对于触发限额调整机制的账户,银行应提供更多的解除限制的选择,尤其是允许用户通过线上渠道进行操作,以降低柜面申请产生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同时,银行还应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力度,做好解释工作,规范用户账户使用习惯,避免多次误判给用户带来的困扰。多家银行密集调整个人账户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与业务是银行业在防范电信诈骗、保障资金安全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监管要求的不断提高,相信银行将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编辑网只对格式、排版等进行编辑,文章内容不代表编辑网观点。
转载注明来源:编辑网;作者:编辑网;链接: http://www.bianji.com/a/43927.html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淘宝店铺 | 编辑器下载 | 编辑发稿平台 | 媒体信息 | | 欢迎投稿
辽ICP备19018729号-3 Copyright © 2002-2024 bian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编辑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