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于11月4日正式发布消息,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于近日在广州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广交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14个国家和地区的25.3万名境外采购商参会,这一数字不仅首次突破了25万大关,更创下了广交会历史上的新高。同时,头部跨国采购企业的数量也首次突破300家,达到了308家,显示出全球商界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关注和高度认可。
图片来源:
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提供的数据,截至11月3日,本届广交会共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5.3万名境外采购商,相比上届增长了2.8%。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采购商占比超过六成,共计16.5万人,同比增长3.7%。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经贸合作方面的不断深化,也彰显了这些国家对中国商品和服务的强烈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国家的采购商数量增长最为迅速,达到了3.4万人,同比增长32.6%。这一显著增长不仅体现了中东地区对中国商品的兴趣日益浓厚,也反映了中国在中东市场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同时,欧美国家的采购商数量也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到会人数达到5.4万人,同比增长8.2%。这一变化表明,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但欧美等传统市场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依然强劲。
在出口意向成交额方面,本届广交会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统计,本届广交会的出口意向成交额达到了249.5亿美元,较上届有所增长。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成交占比过半,显示出中国在这一区域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同时,欧美传统市场的成交也实现了增长,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本届广交会不仅吸引了大量境外采购商参会,还吸引了来自49个国家和地区的730家企业参加进口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占比高达65.5%,RCEP成员国企业占比33%。这些参展企业带来了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合作机会。在展会期间,俄罗斯、马来西亚、越南等展团的企业与中国企业达成了多项意向合作,展现了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广阔合作前景。
此外,土耳其、韩国、埃及等展团也表示将继续组团参加下一届广交会。这些国家的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广交会的国际元素,也为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届广交会线下展虽然已经闭幕,但线上平台将继续常态化运行。这一举措不仅为境内外采购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易方式,也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平台。据悉,第137届广交会将于明年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相信届时将有更多的境内外企业和采购商参会,共同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
本届广交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活力,也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全球贸易的繁荣与发展,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