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网讯 www.bianji.com 2024年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上半年我国能源形势及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的最新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总量已突破性地达到16.53亿千瓦,同比增长25%,占我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已攀升至53.8%,标志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迈入了新的里程碑。
图片来源: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
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详细介绍了可再生能源装机的具体构成。其中,水电装机达到4.27亿千瓦,风电装机为4.67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更是高达7.1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也达到了4530万千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风电与光伏发电的合计装机容量(11.8亿千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煤电装机(11.7亿千瓦),显示出我国清洁能源转型的坚定步伐和显著成效。
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更是达到了1.34亿千瓦,同比增长24%,占据了全国新增电力装机的88%,这一比例彰显了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具体来看,水电新增499万千瓦,风电新增2584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1.0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116万千瓦,各类可再生能源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随着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也稳步迈上了新台阶。2024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了1.5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约占全部发电量的35.1%。其中,风电与太阳能发电量合计达9007亿千瓦时,占比约20%,同比增长23.5%,这一数字不仅超过了同期第三产业用电量(8525亿千瓦时)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6757亿千瓦时),更凸显了可再生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新型储能技术蓬勃发展
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型储能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在发布会上指出,2024年以来,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平持续提高,新型储能调节作用不断增强。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到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
从技术路线来看,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多个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项目相继投产,构网型储能也开始探索运用。截至上半年,已投运的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7.0%,而压缩空气储能、铅炭(酸)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以及其他技术路线也各占一定比例,共同推动了新型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地区分布来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成为新型储能装机的重点区域,占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的比例超过50%。其中,西北地区占比27.3%,华北地区占比27.2%。从应用场景来看,独立储能、共享储能装机占比达到45.3%,新能源配建储能装机占比42.8%,其他应用场景占比11.9%,显示出新型储能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广阔前景。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家能源局表示将进一步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试点示范,优化调度运用,健全标准体系,完善市场机制,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